包子如何發酵好
包子作為我國傳統美食,其松軟可口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。而包子的發酵過程至關重要,直接影響著包子的口感和品質。下面,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如何讓包子發酵得更好。
1.小蘇打的作用
在制作包子、饅頭等面點時,加入少量小蘇打可以顯著提高面團的蓬松度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小蘇打的用量不宜過多,否則會使面點口感變得澀澀的。每500克面粉加入2克左右的小蘇打即可。
2.發酵狀態辨別
通過目測法、手觸法、聞氣味和拉扯法,我們可以輕松辨別面團的發酵狀態,從而避免發酵不足或過度的問題。希望這些訣竅能幫助大家在家中輕松制作出蓬松暄軟的饅頭和包子,享受健康美味的飲食生活。
3.低溫冷藏發酵
低溫冷藏發酵的方法已屢見不鮮,這里采用的是扎緊口袋以防發酵過度的方法。低溫發酵,一來酵母可以慢慢醞釀好味道,其次取用面團更靈活,在接下來的1-3天內隨時都可以取用。這樣的面團真是好脾氣到沒棱沒角,而且做出來的面包柔軟可口。
4.一次發酵
一次發酵是指將揉好的面團放入盆中,蓋上盆蓋或保鮮膜,進行一次發酵。天氣熱的時候面團容易發酵。一般發酵至原來面團的2倍大小,就可以了。
發好的面團倒出來放到面板上要多揉一會,揉搓排氣。然后分成12等份,再分別揉光滑。
6.第二次發酵
第二次發酵的目的:讓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把成型的饅頭、包子撐大。第二次發酵會更快,因為第一次發酵繁殖了很多酵母菌。將面團分成若干個小面團,把小面團弄成長條,然后在板上打些面粉,用手抹一下,在板上面用刀切長條面團成小饅頭樣,放到蒸籠上。
7.面肥制作
面肥:用前一次剩下的少量發酵面團作面種,用30℃左右溫水化開,在和面時加入面粉中制成包子面團。如果沒有發酵面團作面種,可以自己配制面種:75克面粉,75克水,1克即發干酵母,混合均勻即可。用這種方法,你只需在前一天配好,放冰箱冷藏,到第二天就可作為面種使用。
8.泡打粉使用
泡打粉直接加在面粉里,和面粉攪拌均勻后再加水和面。做包子、饅頭如果只加酵母粉,面的發酵時間就會比較長。面和好、醒好,做成包子、饅頭后,還要再放置一段時間,讓面團充分發酵,這樣包子的口感才會更加松軟。
通過以上步驟,相信大家已經對如何讓包子發酵得更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在制作包子時,注意以上要點,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松軟可口的包子,與家人朋友共享美味時光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